(通讯员 席慧)太空浩瀚神秘,探索永不止步。9月18日至21日,以“弘扬航天精神,拥抱星辰大海”为主题的2020年中国航天大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会上,西电航天人面向航天科技前沿研究做主旨报告、特邀报告,共同聚焦中国航天事业未来发展。
首日5场主旨报告 西电校友2场引轰动
9月18日, 2020年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暨开幕式举办,航天界的领军人士汇聚一堂,深入探讨航天未来愿景,广泛推动航天领域合作。大会首日主论坛共5场主旨报告,其中2场均是来自西电航天人的声音,得到了央广网、澎湃新闻等媒体和大众广泛关注。
“我国将在全面提升新一代运载火箭性能水平的基础上,计划到2045年实现1小时全球抵达、地面与轨道间以及轨道与轨道间的航班化航天运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1978级西电校友包为民院士在《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的发展与思考》主旨报告中向大众描绘了“航班化航天运输”的新愿景,“把航天飞行速度应用于交通运输上”,引发了热烈反响。包为民表示,未来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将主要由1小时全球抵达运输+天地往返运输+空间转移运输等三类运输系统组成,具有高可靠性、低成本、重复使用、智能化、模块化、标准化、产业规模化等基本特征。“通过采用重复使用设计理念,开展长航时、长寿命设计,从根本上解决当前运载火箭一次性使用带来的费用高昂问题,中国航班化航天运输将形成体系化能力和规模化产业,总体性能水平达到世界一流,全面形成我国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
“截至18日8时30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行里程已达1.55亿公里,距地球1800万公里。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首战告捷,但成功发射距离任务成功还非常遥远。”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1984级西电校友张荣桥作题为《初战告捷、任重道远,中国火星探测工程概述》主旨报告,公开披露了万众瞩目的“天问一号”探火之旅的最新进展。张荣桥表示,未来中国还将实施小行星取样返回、火星采样返回、木星系环绕探测等任务,小行星探测任务取样返回任务将对近地小行星2016HO3开展绕飞探测,随后择机附着小行星表面并采集小行星样品,之后返回地球附近释放返回舱,将小行星样品送回地球,这一过程大约在3年内完成。“伟大事业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中国成为第二个具备在火星表面开展巡视能力的国家,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
发布航天难题 聚焦关键技术攻关
“航天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动力。”在推进航天强国建设的进程中,不断提出和判别重大的科技问题及其优先级是解决问题、难题,取得科技突破的关键一步。
9月18日,2020中国航天大会开幕式暨主论坛正式发布2020年宇航领域十大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包括可重复使用空天飞行器热防护材料及寿命预测;面向空间超大型天线结构的在轨增材制造技术;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空间操控技术;超大型空间光学装置在轨组装和维护技术;航天器与甚大基线阵协同探测技术等等。十大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代表航天技术发展重点和要点,对航天技术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对航天技术或产业创新具有关键作用。
针对可重复使用空天飞行器热防护材料及寿命预测和航天器与甚大基线阵协同探测技术两大重点难题,一直以来,j9九游会官网科研团队谋篇布局,在高速飞行器等离子体鞘套信息传输、电磁科学实验研究、高超精度测量等领域开展相关研究,致力于解决“黑障”难题、实现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全程测控与可靠探测、拓展等离子体电磁物理学前沿研究,作为重要参研单位参与“觅音计划”中空间分布式合成孔径阵列望远镜技术等重要技术攻关,和众多航天人一起携手并进,共同解决航天重大难题。
面向未来 探索跨域飞行航天前沿技术
“跨空域、跨速域的跨域飞行是航空航天领域最具颠覆性和变革性的战略发展方向之一,是现在各航天大国追逐的战略制高点。跨域飞行,特别是跨宽速域与跨大空域的飞行器,是人类实现进出空间和利用空间的重要手段。跨域飞行器一般有固定外形加先进动力和可变构型加先进动力的两个类型,而可变形跨域智能飞行正是目前科学研究的前沿技术。”
9月17日,在2020年中国航天大会航天控制专业论坛——人工智能赋能航天控制发展论坛上,J9九游会登录入口装备效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小平聚焦航天科技发展中的前沿技术,作题为《柔性可变形跨域智能飞行前沿探索》的专题报告,引发现场热烈反响和新华社官博等媒体广泛关注。李小平详细介绍,具备变高度、变厚度、变长度、机翼扭转等能力以及智能飞行等其他性能特性的柔性可变形跨域智能飞行器是人类实现跨域飞行、自由进出和充分利用空间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航天飞行器具备随时变形或适应环境连续改变能力等特殊性能,那么就可以在复杂飞行环境中完成更多更具挑战性的任务。”
作为思源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联盟成员,一直以来,j9九游会官网携手其他成员共同聚焦开展航天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推广,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争实现航天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我国航天强国建设。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天意九重,何以示之。鲲鹏展翅,扶摇直上。’人类自古以来追求的航天梦想永远值得每位航天人为之精勤求索、不懈奋斗。”未来,西电j9九游会网址将持续瞄准国家重大需求,聚焦关键技术难题,重视基础研究,注重交叉融合,在新时代的航天征程中书写崭新华章。
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